你的購物車目前是空的!

看懂「景氣燈號」:用顏色掌握經濟冷熱的指南
Econ-008 認識景氣對策燈號(Monitoring Indicators)
你最近是否有感覺到台灣經濟景氣變得比較好了呢? 經濟的好壞,其實可以像紅綠燈一樣「用燈號表示」!這不只是比喻,而是台灣政府長期使用的正式指標系統,叫做「景氣對策信號」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景氣燈號」。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景氣燈號怎麼看?台灣現在的燈號是什麼?從指標背後,看見什麼趨勢?以及景氣燈號的應用,掌握投資時機!
什麼是景氣燈號?
景氣對策信號又稱為「景氣燈號」,類似交通號誌方式,以5 種不同顏色的燈,代表目前的整體景氣狀況,總共分為五種顏色﹔

資料來源: 國發會
台灣過去十年景氣如何?

資料來源: 國發會
原始數據下載: 點此
第一階段:2016 ~ 2020 年|谷底復甦 → 穩健擴張 → 疲軟轉折
核心概況:
- 景氣從 2016 年的谷底慢慢回升,2017–2018 年進入穩定擴張。
- 2019 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,出口轉弱,企業投資轉保守。
- 2020 年初景氣仍維持綠燈,但 COVID-19 也正影響全球供應鏈。
景氣燈號變化:
- 2016:黃藍燈~藍燈(景氣偏弱)
- 2017–2018:穩定綠燈(景氣成長健康)
- 2019:頻繁轉為黃藍燈(景氣轉弱)
- 2020初:短暫回穩,但尚未反應疫情衝擊
第二階段:2021 ~ 2022 年中|疫情紅利 & 過熱榮景期
核心概況:
- 疫情下的「宅經濟」、「遠距需求」推升科技產品出口暴增。
- 台灣成為全球少數供應鏈正常運作的國家,出口強勁成長。
- 景氣燈號飆升至紅燈,多月連續處於高點。
景氣燈號變化:
- 分數快速拉升 → 多月紅燈(景氣過熱區間)
第三階段:2022 年底 ~ 2024 年中|深度修正與復甦初升段
核心概況:
- 景氣從 2022 下半年開始急轉直下,連續 10 個月藍燈,是這十年最長低迷期。
- 主因包括全球升息、消費疲弱、通膨壓力與科技產業庫存過高。
- 2023 下半年開始緩步回升,景氣逐漸從藍燈 → 黃藍 → 綠燈 → 黃紅燈。
景氣燈號變化:
- 2022 Q4~2023 Q2:藍燈谷底期
- 2023 Q3~2024 Q2:回升期(由黃藍燈逐步轉為綠燈與黃紅燈)
第四階段:2024 年底 ~ 2025 年|溫和擴張,些微震盪期
核心概況:
- 台灣經濟從「疫情榮景後的急凍」中復甦,AI 與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需求持續拉動出口與製造業。
- 景氣分數維持在黃紅~紅燈之間,但紅燈的持續時間比 2021 年短。
- 整體來說景氣維持熱絡,但沒有過去那種爆發力。
景氣燈號變化:
- 2024 Q3~2025 Q1:高點震盪,紅燈與黃紅燈交錯出現
章節小總結:
時期 | 景氣階段 | 主導動能 |
---|---|---|
2016 ~ 2020 | 復甦 → 擴張 → 轉弱 | 全球製造回穩、電子週期推動、資本設備投資 |
2021 ~ 2022 年中 | 疫情紅利高峰(過熱) | 科技產品外銷爆發、宅經濟、遠距設備與晶片需求 |
2022 年底 ~ 2024 年中 | 修正 → 回升初段 | 去庫存結束、出口觸底回彈、貨幣政策穩定 |
2024 下半年 ~ 2025 年初 | 溫和擴張(主升段) | AI 出口帶動、資本支出擴張、科技供應鏈回溫 |
2024年至今 九項指標景氣圖解:

註: YoY%除了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外,其餘皆為年對年變動率。除股價指數外均經季節調整
資料來源: 國發會
景氣燈號背後是由的九大指標構成,以下為透過 9 項構成指標簡短說明
指標名稱 | 功能簡介 |
---|---|
1) 貨幣總計數 M1B | 代表市場資金活躍度,數值越高表示民間持有可立即使用的貨幣越多,資金流動性強 |
2) 股價指數 | 反映金融市場與投資人對未來景氣的預期(股市通常領先實體經濟) |
3) 工業生產指數 | 反映製造業的生產力與產出狀況,是經濟活動的「即時溫度計」 |
4) 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 | 工作時間增加代表企業訂單多,景氣較熱絡 |
5) 海關出口值 | 外銷貿易強弱,台灣出口導向經濟體,此指標極為關鍵 |
6) 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 | 代表企業擴產與投資意願,通常是對未來看好才會加碼進口設備 |
7) 製造業銷售量指數 | 工廠產品是否賣得動,反映最直接的市場需求 |
8) 零售、餐飲、批發營業額 | 民間消費強弱的代表,牽動內需市場活力 |
9) 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 | 對未來的企業信心調查(軟性指標),通常會領先於實際表現 |
1️⃣整體景氣趨勢:高點震盪,景氣高原期已現
- 2024 年 6 月到 12 月,綜合分數持續在 35~39 分區間,對應「黃紅燈」甚至「紅燈」。
- 2025 年 1 月仍在 35 分,處於高檔,但已出現回落訊號。
2️⃣亮點指標:出口與製造仍為景氣支柱
以下幾個指標 2024 年中起長期維持紅燈,代表動能強勁:
指標項目 | 洞察 |
---|---|
🔺 股價指數 | 投資人對未來經濟展望樂觀,反映科技與 AI 題材延燒 |
🔺 工業生產指數 | 出口訂單暢旺,AI 供應鏈需求強勁 |
🔺 加班工時 | 企業持續趕工,反映產能利用率高 |
🔺 機械與設備進口值 | 顯示企業積極擴產、投資未來動能 |
🔺 海關出口值 | 出口持續強勢,是拉抬景氣的主力來源 |
3️⃣轉弱訊號:資金與內需正在降溫
1. 貨幣總計數 M1B 連續「藍燈」:
- 顯示資金流動性明顯收縮,民眾傾向存定存、不願消費或投資。
- 這通常是景氣轉折前的領先訊號。
2. 消費相關指標回落:
指標 | 狀況 | 洞察 |
---|---|---|
製造業銷售量、批發零售營業額 | 由紅燈回落至綠或藍燈 | 消費力道未能跟上出口火熱 |
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 | 維持穩定綠燈 | 企業信心穩健,但與資金實況有落差,對未來仍持保留態度 |
4️⃣2025 年初展望:警覺成長鈍化風險
- 景氣總分略降(38 → 35)
- 部分消費指標已降至藍燈、M1B 續弱
- 景氣過熱期可能告一段落,2025 上半年應密切觀察內需回補與資金鬆動情況,是否能延續景氣動能或將進入重整期。
章節小總結:
- 出口與製造撐起紅燈榮景,但資金與內需轉弱已浮現。
- 台灣景氣正處於高原期的轉折點,2025 年成長能否持續將有待觀察。
不同角色如何應用景氣燈號?
1️⃣政府政策應用
- 🔵 藍燈/黃藍燈:可能會擴大公共支出、刺激投資或降息以挽救景氣。
- 🔴 紅燈/黃紅燈:可能會壓抑過熱現象、調整貨幣與財政政策,避免泡沫。
2️⃣企業經營決策
- 🔴~🟠:可以思考擴張、增加庫存、增產、提高招聘力道
- 🟢:維持既有產能與營運規模
- 🔵~⚫️:宜控制成本、保守投資、去庫存、觀望市場
3️⃣ 投資人參考
- 🔴 紅燈時:股價已高、經濟過熱 → 投資需謹慎,注意資產泡沫
- 🔵 藍燈時:市場情緒低迷 → 反而可能是中長期布局良機
4️⃣一般民眾理財或職涯規劃
- 🔵 藍燈時:職場機會減少、投資市場疲弱、資金應更保守
- 🔴 紅燈時:景氣正熱,雖機會多,但需防風險累積與物價上漲
景氣燈號雖然不是預測未來的水晶球,但是一張「現在經濟狀態」的儀表板,能幫助我們做出更理性、更有策略的判斷。